查看原文
其他

多方视角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团头条 2022-07-1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非政府组织(NGO)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公众的有效桥梁,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力量应该在全球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中国NGO走向全球,更多基金会把目光投向中国NGO。”与会嘉宾在发言中表示。

9月27日,在昆开幕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汇聚了来自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的400余名政府、NGO、企业、青年、妇女、原住民、地方社区及公众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与论坛分享,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形成和执行做出积极贡献。

嘉宾发言

圆桌对话

生物多样性保护NGO应发挥更大作用
在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开幕式后举行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政府、NGO、企业的代表围绕NGO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行动与成效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今后NGO如何开展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在谈到NGO发挥的作用时,《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代表Jyoti Mathur-Filipp认为,NGO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也是重要的参与者、行动者。自2018年起,秘书处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促进非政府主体采取行动,号召更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制订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过程中,很多民间组织和公众踊跃参与讨论,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网络发展总监Jean-Paul Paddack表示,COP15的召开将是一次重要机遇,以此促进更多行业部门以及利益相关方加入,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他建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制建设和目标监测,充分调用所有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减少自然资源的有害利用。
“过去几十年中,我一直从事生态保护工作,深刻体会到NGO、政府和企业之间互补、相互支持的作用。NGO自下而上动员社会参与,提供了有效的生态保护模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说。在她看来,要证明生态保护模式是否有效,NGO和科学家的合作尤为重要,生态保护研究与实践之间需要搭建起桥梁。
现场交流中,与会嘉宾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进程中,中国NGO应该发挥更大的优势。生态环境部COP15谈判代表、执委办执行副主任刘宁表示,过去数年间,中国NGO组织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环境部支持下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与其他国家的民间组织建立良好关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成立于2018年的中国环境资助者网络,是国内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资助者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有13家成员单位,包括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等。
“每年我们都会发布环境资助者报告,对成员单位过去一年的保护环境贡献进行数据分析。去年共筹集3.2亿元投入到环境领域,而连续3年资助金额最大的领域都是生态保护。”中国环境资助者网络主席陈一梅表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国内环境保护各领域的基金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环境基金会是创新的引擎,生态的搭建者和跨界的桥梁,基于这三大价值,希望能与政府之间加深理解和信任,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达成合作。
会议现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介绍了协会项目开展情况。作为企业家组成的环保组织,该协会成立17年来,已有超过900名企业家会员,投入超过8亿元组织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带动国内6亿多民众参与其中,支持了中国环境NGO数百次全球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减少全球毁林,在我国西南部多个国家公园、保护区以及社区层面做了很多工作,同时也积极‘走出去’,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国家开展生态保护行动。”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执行主任、气候变化全球行动副秘书长金嘉满说。他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一个区域和国家的事情,需要全球共同参与,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壮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应该在全球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有更多NGO走向全球,更多基金会把目光投向中国NGO。
蚂蚁森林成立至今已有5年,通过科技力量将环保项目和大众连接到一起,共同参与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生态。通过“人人一平米”“网络巡护员”等线上活动,蚂蚁森林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也能真切体验环保,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蚂蚁森林总经理蒋琤说,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推动互联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颁发证书

踊跃讨论

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倡议正式发布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东盟区域是全球红树林分布最主要的区域之一,约占全球红树林分布面积的33%。该区域的红树林不仅支持着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的迁飞,是众多物种生活的天堂,同时也守护着约10亿人口的家园,其强大的碳汇功能更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类的生产活动,正导致全球红树林以每年平均减少21200公顷的速度退化。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东盟区域的红树林面积较过去30年减少了60.8%。
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的第一个主题论坛中,与会各界深入探讨“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中国-东盟红树林生态廊道建设”。
该主题论坛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气候变化全球行动主席解振华的视频致辞中正式开启。解振华表示:“自然”既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受害者”,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阵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倡依靠自然的力量应对气候风险,通过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改善生态管理等方法,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提高气候韧性,是一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的手段。期望与会来宾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交流基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解决方案,推动中国-东盟区域在该领域的合作继续取得务实进展。
论坛现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光程博士就中国-东盟红树林现状作主题报告。他介绍,东盟地区红树林面积占世界近30%,但在区域发展的压力下,该地区红树林减少的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生产生活方式是红树林毁坏的最主要原因。红树林保护依赖多方、多维度的行动,需要由政府领导、NGO主体和社区共同参与,但目前也面临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科学管理红树林的信息不足,资金支持不足等诸多挑战。
在论坛圆桌对话中,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王磊副司长、菲律宾环境和自然资源部生物多样性管理局Datu Tungko Saikol局长、柬埔寨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保护司Meas Rithy副司长和办公室副主任Than Monomoyith先生,以及来自印尼海洋与渔业部海岸带与岛屿利用处的Hery Daulay先生,共同讨论了中国-东盟当前红树林现状与保护空缺。
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网络秘书处(筹)秘书长杨彪在现场分享中国NGO参与红树林保护的案例时说,中国NGO参与可总结为三块:科学为先、实践示范、公众参与。在他看来,积极开展科学调研,争取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活动,积极开展试点活动,总结案例经验推广,坚持实践与当地情况和社区群众结合,鼓励公众主动参与,主动保护,这些都是中国NGO参与红树林保护所积累的积极经验。
主题论坛的最后,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网络发起人之一艾路明宣读“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倡议书”,并宣布“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倡议”正式发布。来自中国、越南、缅甸、菲律宾、泰国和印尼等东盟5个国家的19家民间机构通过线下和线上参与的形式共同加入倡议,标志着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进入了新的篇章。
当日发布的倡议包括,阻止非法砍伐红树林行为,开展科学的红树林修复工作和开展科学的后期管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联动,遏制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实施基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区域生态治理的新路径和新方向。

现场会议

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生命共同体”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民间组织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因其具有客观、公正,可跨区域跨国界等优势,在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过程中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围绕“环保民间组织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这一主题,《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官员、生态环境部专家、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企业、媒体代表进行了演讲和交流。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各级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发展建设主流的过程。可以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避免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得以同步进行。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由行政命令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的转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中,《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主流化项目官员Oliver Hillel提出:主流化是助推实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主要工具,要想实现主流化,每一个行动者都要各司其职,政府要立法、监管,去促进和协调不同的相关方,而非政府组织在客观评估保护项目的影响,吸引公众投资,进行公众宣传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主任张琰通过演讲拓宽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理解,指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意味着让每个人都能关爱生物多样性,并且把自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因此我们就有了更多共同携手、共同努力的动因。
生态环境部COP15谈判代表、执委办执行副主任刘宁在论坛上就“中国加速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做了介绍。他说,中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一直非常重视保护工作,为推动主流化作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积极的贡献,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期待环保民间组织能够凝聚共识,发挥更大的作用,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方面的社会宣传,开展在地保护工作,与政府各利益相关方合作。
主题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植物可持续利用专业委员会等也围绕主题,分享了他们多年来探索的案例与经验。政府代表——挪威驻华使馆环境参赞hristoffer Grønstad,智库代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许勤华等与企业、投资机构、媒体进行圆桌讨论,探讨各界携手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达成丰硕成果,中华环保联合会与环保民间组织和各界利益相关方,发布了《环保民间组织助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行动共识》。
《共识》提出,要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几十亿年演化的结果,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与支撑。认识到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纳入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既是当前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更是一项战略任务。

来源:云南发布

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